【什么泰山成语有哪些】在汉语中,“泰山”不仅是一个著名的自然景观,也常被用作比喻,象征稳固、重要或不可动摇的事物。许多成语中都包含了“泰山”,这些成语往往带有深刻的寓意,常用于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的重视程度。
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含有“泰山”的成语,并附上简要解释和出处,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它们的含义。
常见“泰山”成语总结
| 成语 | 含义 | 出处/来源 |
| 重于泰山 | 比泰山还重,形容意义重大 | 《史记·报任少卿书》 |
| 轻于鸿毛 | 比鸿毛还轻,形容毫无价值 | 《史记·报任少卿书》 |
| 安如泰山 | 比泰山还安稳,形容非常稳定 | 《汉书·韦孟传》 |
| 稳如泰山 | 比泰山还稳固,形容非常可靠 | 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 |
| 大义灭亲 | 为维护正义,不惜牺牲亲人 | 《左传·隐公四年》 |
| 高山仰止 | 表示对高尚品德的敬仰 | 《诗经·小雅》 |
| 泰山北斗 | 比喻德高望重的人或事物 | 《新唐书·张九龄传》 |
| 一言既出,驷马难追 | 一句话说出去,四匹马拉车也追不回,形容说话要谨慎 | 《论语·颜渊》 |
成语背后的意义
“泰山”在成语中多用来强调某种事物的分量、稳固性或崇高性。例如“重于泰山”与“轻于鸿毛”常被用来对比人生的价值,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;“安如泰山”则常用于形容局势稳定、人心安定。
此外,像“泰山北斗”这样的成语,常用于赞美德高望重的长者或权威人物,具有极高的敬意和推崇意味。
通过了解这些包含“泰山”的成语,我们不仅能更深入地理解汉语的文化内涵,也能在日常生活中更准确地运用这些成语,提升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准确性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