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白头搔更短】一、
“白头搔更短”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《春望》一诗,原句为“白头搔更短,浑欲不胜簪”。这句诗表达了诗人面对国家动荡、家国离乱时的忧愁与无奈。在战乱频繁、山河破碎的背景下,诗人因忧思而不断抓挠头发,结果头发越抓越少,甚至无法插上簪子,形象地描绘了内心的痛苦与焦虑。
“白头搔更短”不仅是一句诗,更是一种情感的象征,反映了古代文人在动荡时代中的精神状态和人生境遇。它揭示了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之间的紧密联系,也展现了诗人对家国情怀的深刻体悟。
二、内容表格
项目 | 内容 |
出处 | 唐代杜甫《春望》 |
原句 | “白头搔更短,浑欲不胜簪” |
作者 | 杜甫(712年-770年) |
创作背景 | 安史之乱期间,杜甫目睹战乱带来的社会动荡与人民疾苦 |
诗句含义 | 因忧国忧民而不断抓挠头发,导致头发稀疏,无法佩戴发簪,表现内心的极度忧虑 |
情感表达 | 忧国、忧民、悲愤、无奈、孤独 |
艺术特色 | 以细节描写展现内心世界,语言凝练,意境深远 |
文学价值 | 被广泛引用,成为表达忧思的经典意象 |
现代启示 | 在当今社会,也可用于形容因压力或焦虑导致的身心疲惫 |
三、结语
“白头搔更短”虽是古诗中的句子,但其背后的情感与精神内涵至今仍能引起共鸣。它不仅是杜甫个人情感的写照,更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精神风貌的缩影。在现代社会中,这句话依然可以用来表达人们对生活压力、社会变迁的感慨与思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