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束手无策的意思及策的意思】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,这时候可能会用到成语“束手无策”。这个成语不仅常见于书面语中,也常出现在口语表达中。为了更好地理解它的含义和背后的文化内涵,我们有必要深入探讨“束手无策”的意思以及其中“策”字的具体解释。
一、什么是“束手无策”?
“束手无策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意思是面对困难或问题时,没有任何办法可以应对,只能被动地接受现状。它通常用来形容人在遇到复杂或棘手的情况时,感到无能为力,无法采取有效的行动。
- 出处:出自《三国志·魏书·荀彧传》:“彧曰:‘今敌军已至,不可不战,若战则胜负未可知;若不战,则坐以待毙。’太祖曰:‘然则何策?’彧曰:‘臣以为,可速遣使往许都,求援兵。’太祖曰:‘吾已束手无策矣。’”
- 近义词:无计可施、无能为力、束手待毙
- 反义词:胸有成竹、运筹帷幄、得心应手
二、“策”的意思解析
在“束手无策”这个成语中,“策”是关键字之一。根据不同的语境,“策”有多种含义:
| 字词 | 含义 | 举例说明 | 
| 策 | 计策、策略 | “出谋划策”中的“策”即为策略、计划 | 
| 策 | 马鞭、驱赶 | 如“策马奔腾”,表示用鞭子驱赶马匹 | 
| 策 | 记录、记载 | 如“策论”,指古代科举考试中的一种文章形式 | 
| 策 | 古代的竹简 | 如“策书”,指写在竹简上的文书 | 
在“束手无策”中,“策”指的是计策、办法,因此整句的意思就是“没有办法应对”。
三、总结表格
| 项目 | 内容 | 
| 成语 | 束手无策 | 
| 拼音 | shù shǒu wú cè | 
| 含义 | 面对困难时毫无办法,无法应对 | 
| 出处 | 《三国志·魏书·荀彧传》 | 
| 近义词 | 无计可施、无能为力 | 
| 反义词 | 胸有成竹、得心应手 | 
| “策”的意思 | 计策、策略 | 
| 使用场景 | 描述困境、无力感、无奈情绪 | 
四、结语
“束手无策”虽然带有消极意味,但也是人们在面对挑战时的真实情感反映。了解成语背后的含义和用字逻辑,有助于我们在写作和交流中更准确地使用语言。同时,对于“策”这类多义字的掌握,也能提升我们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理解力。
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,成语不仅是语言的精华,更是中华文化的缩影。在学习和使用成语时,我们应当注重其深层含义与实际应用,避免机械记忆,真正做到“知其然,更知其所以然”。

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