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什么是见竿立影】“见竿立影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某种行为或措施在短时间内就能看到明显效果。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“看到竹竿就立刻有影子”,比喻事情一发生,结果就立即显现出来,没有拖延。
虽然“见竿立影”听起来像是一个积极的表达,但在实际使用中,它也常常带有一定的批评意味,尤其是在某些语境下,用来形容某些做法过于急功近利,追求短期成效而忽视长期影响。
一、成语解析
| 项目 | 内容 |
| 成语名称 | 见竿立影 |
| 拼音 | jiàn gān lì yǐng |
| 出处 | 《汉书·董仲舒传》:“道之大原出于天,天不变,道亦不变。”后来引申为“见竿立影” |
| 释义 | 比喻事情一发生,结果就立即显现,没有拖延。也常用来批评急功近利的行为 |
| 用法 | 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,也可用于口语 |
| 近义词 | 立竿见影、立见成效 |
| 反义词 | 长期见效、慢工出细活 |
二、常见用法举例
1. 正面用法:
- “公司推行新政策后,效率明显提升,真是见竿立影。”
- 这种用法强调的是措施有效、效果明显。
2. 负面用法:
- “他只顾眼前利益,做事见竿立影,不顾长远发展。”
- 这里则带有一定的批评意味,指出其行为缺乏远见。
三、使用建议
- 在正式写作中,“见竿立影”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,但需注意语境是否恰当。
- 若想避免过于直接的批评意味,可考虑使用“立竿见影”等更中性的表达。
- 不建议在日常口语中频繁使用,以免显得生硬或不自然。
四、总结
“见竿立影”是一个具有双重含义的成语,既可以表示一种快速见效的效果,也可以用来批评急功近利的做法。在使用时应根据具体语境灵活选择,避免误解或误用。理解其背后的含义和使用场景,有助于更好地掌握这一成语的实际应用价值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