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米兰达法则出自哪本书】“米兰达法则”是美国刑事司法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法律原则,它源于1966年美国最高法院的一个著名判例。这个原则要求警方在逮捕嫌疑人时,必须告知其有权保持沉默、有权请律师,并且这些权利在被审讯前必须明确说明。
一、
“米兰达法则”并非出自某一本具体的书籍,而是源自美国最高法院在1966年审理的“米兰达诉亚利桑那州案”(Miranda v. Arizona)。该案由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作出判决,确立了警方在审讯前必须向嫌疑人宣读其权利的法律义务。因此,“米兰达法则”也被称为“米兰达警告”。
虽然该原则没有出现在任何一本书籍中,但相关的法律文献和法学研究中广泛讨论了这一原则的起源、发展及其对美国刑事司法的影响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法则名称 | 米兰达法则 |
出处 | 美国最高法院1966年判决:Miranda v. Arizona |
所属国家 | 美国 |
法律依据 | 美国宪法第五修正案(自证其罪)和第六修正案(律师帮助权) |
核心内容 | 警方必须在逮捕后告知嫌疑人以下权利: 1. 你有权保持沉默 2. 你所说的一切都可能作为对你不利的证据 3. 你有权请律师并让律师在场 4. 如果你负担不起律师,可以申请免费律师 |
是否出自书籍 | 否,来源于法院判例 |
相关法律文献 | 《美国宪法》、《刑事诉讼法》、相关法学著作如《刑法与程序法》等 |
三、结语
“米兰达法则”虽然没有直接写在某本书里,但它深刻影响了美国乃至全球的刑事司法实践。了解这一原则不仅有助于理解法律程序,也能增强个人在面对执法时的权利意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