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全诗】一、
“草色遥看近却无”出自唐代诗人韩愈的《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》,是该诗中的经典名句。整首诗通过描绘初春时节草色的变化,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景色细腻而深刻的观察与感悟。
这首诗语言简练,意境清新,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锐捕捉能力。其中“草色遥看近却无”一句,生动地表现了远看有绿意,近看却无草影的现象,既写实又富有哲理,引人深思。
二、诗歌原文及赏析
项目 | 内容 |
诗名 | 《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》 |
作者 | 韩愈(唐代) |
原文 | 天街小雨润如酥, 草色遥看近却无。 最是一年春好处, 绝胜烟柳满皇都。 |
创作背景 | 此诗为韩愈写给友人张籍(字文昌,官至水部员外郎)的一首七言绝句,描写早春景色,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。 |
主要意象 | 小雨、草色、烟柳、皇都 |
艺术特色 | 语言简洁、画面感强、含蓄隽永 |
主题思想 | 表达对早春景色的喜爱,也隐含对人生初期阶段的赞美和感慨 |
三、诗句解析
- “天街小雨润如酥”:描写京城街道上细雨如酥,滋润大地,营造出一种柔和的春日氛围。
- “草色遥看近却无”:从远处看,草色隐隐约约,仿佛有了绿意;但走近一看,却发现草芽尚未完全生长,显得稀疏甚至没有。
- “最是一年春好处”: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,指出早春是最值得珍惜的季节。
- “绝胜烟柳满皇都”:对比晚春的烟柳满城,早春的景色更显清新、生机勃勃。
四、总结
“草色遥看近却无”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精准描写,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——事物在不同距离、不同角度下会呈现出不同的面貌。这句诗以其独特的美感和哲理性,成为唐诗中极具代表性的句子之一,至今仍被广泛传诵和引用。
如需进一步探讨此诗的历史背景、文学价值或与其他作品的比较,可继续提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