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蒌蒿满地芦芽短的读音】“蒌蒿满地芦芽短”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《惠崇春江晚景》,是描写早春时节江南水乡景色的经典诗句。其中,“蒌蒿”和“芦芽”是诗中提到的植物,了解它们的正确读音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诗句内容。
以下是对该句中生僻字的读音进行总结,并以表格形式呈现。
一、
“蒌蒿满地芦芽短”中的“蒌蒿”和“芦芽”均为植物名称,属于较为少见的词汇,在日常生活中不常使用,因此容易出现读音错误。以下是各字的正确读音及解释:
- 蒌(lóu):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,常见于水边,嫩叶可食用。
- 蒿(hāo):泛指多种菊科植物,如艾草、青蒿等,常用于中药或野菜。
- 芦(lú):芦苇,生长在水边的草本植物,茎秆可用来编织。
- 芽(yá):植物初生的部分,如种子发芽时的嫩芽。
整句“蒌蒿满地芦芽短”意为:春天到来,蒌蒿长满了地面,芦苇的嫩芽刚刚冒出,显得短小。
二、读音对照表
字 | 拼音 | 注音符号 | 释义 |
蒌 | lóu | ㄌㄡˊ | 一种水生植物 |
蒿 | hāo | ㄏㄠˉ | 菊科植物,如艾草、青蒿等 |
芦 | lú | ㄌㄨˊ | 芦苇,水边植物 |
芽 | yá | ㄧㄚˊ | 植物初生部分 |
三、注意事项
1. “蒌”字发音为“lóu”,注意不要误读为“lóu”以外的音,如“lǒu”或“lōu”。
2. “蒿”字多音字,常见读音为“hāo”,但在古诗文中也有可能读作“hào”,但在此句中应读“hāo”。
3. “芦芽”中的“芦”读“lú”,不是“lū”或“lù”。
通过以上整理,我们可以清晰地掌握“蒌蒿满地芦芽短”的正确读音及其含义,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和欣赏这首经典诗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