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岌岌可危的词语解释】“岌岌可危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局势或状态非常危险,随时可能崩溃或失败。这个成语在日常交流、写作中使用广泛,尤其在描述企业经营、国家政策、个人健康等情境时,具有很强的表现力。
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“岌岌可危”的含义和用法,以下将从词义解析、出处来源、常见用法及例句等方面进行总结,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。
一、词语解析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岌岌可危 |
拼音 | jí jí kě wēi |
字面意思 | “岌岌”意为危险的样子,“可危”表示可能陷入危险。整体表示形势非常危险,随时可能出问题。 |
语法结构 | 联合式成语,形容词性短语 |
近义词 | 危在旦夕、摇摇欲坠、风雨飘摇、命在旦夕 |
反义词 | 安如泰山、稳如磐石、安然无恙、固若金汤 |
二、出处与来源
“岌岌可危”最早见于《左传·僖公十五年》:“其亡也,必始于怠,怠则不修,不修则恶日长,而民弗知,是谓‘岌岌可危’。”
后世多用于形容国家、组织、个人等处于高度危险的状态,强调局势的不稳定性和潜在的风险。
三、常见用法与语境
1. 用于形容局势紧张:如“当前经济形势岌岌可危,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稳定市场。”
2. 用于描述个人状况:如“他的身体状况岌岌可危,医生建议立即住院治疗。”
3. 用于比喻企业或项目风险高:如“这家初创公司资金链断裂,处境岌岌可危。”
四、典型例句
例句 | 适用场景 |
国家的财政状况岌岌可危,政府正努力寻求解决方案。 | 描述国家经济危机 |
这个项目已经岌岌可危,再不调整方案就可能失败。 | 描述项目风险 |
他因为长期熬夜工作,健康状况岌岌可危。 | 描述个人健康问题 |
五、使用注意事项
- “岌岌可危”通常用于正式或书面语境,口语中较少使用。
- 使用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是否符合语境,避免过度夸张。
- 注意搭配对象,不能随意用于形容无关的事物。
六、总结
“岌岌可危”是一个形象生动、富有表现力的成语,适用于多种场合,尤其是描述局势、状态或人物所处的危险境地。通过了解其词义、出处、用法和例句,可以更准确地运用这一成语,提升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准确性。
总结要点 | 内容 |
词义 | 形势或状态极度危险,随时可能崩溃 |
出处 | 《左传》 |
用法 | 多用于正式或书面语境,描述国家、企业、个人等的危险状态 |
例句 | 用于不同领域,强调风险和紧迫性 |
注意事项 | 避免滥用,注意语境和搭配 |
通过以上内容,可以对“岌岌可危”有一个全面而清晰的理解,帮助你在写作或表达中更加得心应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