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始料不及词语意思】“始料不及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常用于描述事情的发生超出了最初的预料或预期。这个成语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使用频率较高,尤其在表达对突发情况的惊讶或无奈时非常贴切。
一、词语含义总结
词语 | 始料不及 |
拼音 | shǐ liào bù jí |
含义 | 事情发生得非常出乎意料,事先没有预料到,让人感到意外或措手不及。 |
出处 | 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其事不可测也,故曰‘始料不及’。” |
用法 | 多用于叙述事件结果与预期不符的情况,带有轻微的无奈或惊讶语气。 |
近义词 | 意外、出人意料、突如其来 |
反义词 | 早有预料、料事如神、胸有成竹 |
二、词语解析
“始料不及”中的“始”指开始、起初,“料”是预料,“及”是达到或到达。合起来就是“起初没有预料到”,强调的是事情的发展与最初的设想完全不同,往往带有一定的负面情绪或意外感。
例如:
- 他原本以为这次考试会轻松通过,结果题目难度远超预期,真是始料不及。
- 公司计划年底裁员,但没想到市场突然回暖,员工反而得到了加薪,这真是始料不及的好消息。
三、使用场景举例
场景 | 示例句子 |
工作场合 | 项目进展顺利,没想到客户临时更改需求,真是始料不及。 |
日常生活 | 本来约好见面,结果对方临时有事取消,真是始料不及。 |
新闻报道 | 突发的自然灾害让政府措手不及,形势令人担忧。 |
四、注意事项
1. “始料不及”通常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,口语中也可使用,但不如“没想到”等更常见。
2. 使用时需注意上下文,避免因过度夸张而显得不自然。
3. 该词多用于描述负面或中性事件,若用于正面事件,语气上要适当调整,以免产生歧义。
五、结语
“始料不及”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成语,能够准确传达出对突发事件的意外和无奈。在写作或表达中恰当使用,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。理解并掌握它的用法,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的精准度和丰富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