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绿肥红瘦历史典故】“绿肥红瘦”出自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《如梦令》:“昨夜雨疏风骤,浓睡不消残酒。试问卷帘人,却道海棠依旧。知否,知否?应是绿肥红瘦。”这句诗描绘了春末夏初时节,花叶繁茂、花落满地的景象,表达了词人对自然变化的细腻感受和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惋惜之情。
“绿肥红瘦”本意是指绿叶繁茂,红花凋零,象征着春天的结束与夏天的到来。后世常用来形容春去夏来、万物更替的自然现象,也隐含着对时光流逝、青春不再的感慨。
历史典故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出处 | 宋代李清照《如梦令》 |
原文 | “知否,知否?应是绿肥红瘦。” |
含义 | 绿叶繁茂,红花凋零,象征春去夏来,时光流逝 |
用法 | 多用于描写季节变化、自然景色或人生感慨 |
文化意义 | 表达对美好事物短暂易逝的感叹,体现古典诗词中的审美情趣 |
后世影响 | 成为文学中常用意象,常被引用以表达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 |
小结
“绿肥红瘦”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生动描绘,更是古人情感与哲思的浓缩。它承载了李清照对生命无常的敏感与哀愁,也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中“借景抒情”的艺术特色。在现代语境中,“绿肥红瘦”依然具有强烈的画面感和情感共鸣,成为人们表达对时间、季节与人生思考的重要文化符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