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核舟记中的通假字及解释】《核舟记》是明代文学家魏学洢所写的一篇说明性散文,文章生动地描述了一艘雕刻精美的核舟,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。在文言文中,通假字是一种常见的现象,即用一个字代替另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。本文中也出现了一些通假字,理解这些通假字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文章内容。
以下是对《核舟记》中出现的通假字及其解释的总结:
一、通假字总结
通假字 | 本字 | 拼音 | 释义 | 出处 |
舟 | 舟 | zhōu | 船 | 《核舟记》全文 |
罔 | 罔 | wǎng | 没有 | “罔不因势象形” |
诎 | 屈 | qū | 弯曲 | “诎右臂支船” |
衡 | 横 | héng | 横向 | “左手抚鲁直背,右手攀右趾,若有所语;而黄鲁直居左,其人视端容寂,若听茶声然。”(注:此句中“衡”为“横”的通假) |
简 | 简 | jiǎn | 选择 | “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” |
与 | 与 | yǔ | 和 | “与苏、黄不属” |
二、通假字解析
1. “罔”通“无”
在“罔不因势象形”一句中,“罔”通“无”,意思是“没有”。整句意为“没有一件不是根据木头原来的形状来雕刻成各种形象”。
2. “诎”通“屈”
“诎右臂支船”中,“诎”通“屈”,意为“弯曲”。描写的是一个人弯着右臂支撑船身的样子。
3. “衡”通“横”
在“衡”字出现的句子中,实际应读作“横”,表示“横向的”。用于形容人物姿态或物体的摆放方式。
4. “简”通“拣”
“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”中的“简”通“拣”,意思是“挑选”。这句话的意思是“大概是挑选了桃核中细长的来雕刻的”。
5. “与”通“与”
这里虽然“与”本身是常用字,但在某些语境下也可作为通假字使用,如“与苏、黄不属”中,“与”表示“和”,属于正常用法,但有时也会被误认为通假字,需结合上下文判断。
三、结语
《核舟记》作为一篇文言文,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,其中的通假字虽不多,但对理解文章内容具有重要意义。掌握这些通假字,不仅有助于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,也能更深入地体会作者笔下的艺术境界。
通过以上表格与文字的整理,读者可以更清晰地了解《核舟记》中出现的通假字及其含义,从而更好地理解这篇经典作品的内涵与魅力。